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,即古典经济学、新古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。古典经济学从17世纪中期开始到19世纪70年代止,代表性人物包括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、李嘉图、西尼尔、穆勒、马尔萨斯,法国经济学家萨伊。亚当斯密1776年出版的《国富论》被称为经济学上的第一次革命,建立了以自由主义为中心的经济学体系,标志着经济学的诞生。古典经济学代表性的教科书是穆勒的《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应用》,这一教科书流行了20年。新古典经济学从19世纪的“边际革命”开始到20世纪30年代止,代表性人物包括英国经济学家杰文史、马歇尔和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。瓦尔拉斯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,被称为经济学上的第二次革命,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开始。马歇尔在1890年发表的《经济学原理》是新古典经济学代表性的教科书。现代经济学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,代表人物包括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、琼罗宾逊、斯拉伐,以及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、弗里德曼和卢卡斯。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《就业、利息和货币通论》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产生,该书与爱因斯坦的《相对论》、达尔文的《物种起源》、马克思的《资本论》被人们称为改变世界历史的四大著作;萨缪尔森1948年开始发行的《经济学》至今已出第十六版,是一本很好的现代经济学教科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