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汉王朝,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5年。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,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。终于在公元前202年,刘邦围项羽于垓下,项羽自刎,刘邦(汉高祖)建立西汉王朝。为顺应民心思安、期盼休养生息的现实,刘邦制定了各种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,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起来。
汉高祖之后,汉文帝、汉景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。经过六七十年的努力,中国出现了政治升平、经济繁荣的盛世,史称“文景之治”。
汉武帝即位后,以其雄才大略,开拓西部疆域,建立起丰功伟业,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。历史上把“秦皇汉武”并称,正是因为他们先后完成了中国统一、稳固发展的伟大事业。汉武帝为了巩固大一统的政权,提出“独尊儒术”,以孔子学说为核心内容的儒家思想开始占统治地位,并逐渐形成儒教。
刘秀是刘邦之后,王莽内乱时期起兵争夺天下,于公元25年重建东汉政权,定都洛阳,自号为“汉光武帝”。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、经济恢复、人口增长的局面,史称“光武中兴”。
公元105年,东汉的蔡伦改进造纸术,发明价廉物美的“蔡侯纸”。佛教在公元前后通过丝绸之路由印度传到中国,对后世的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。东汉时中国道教在民间兴起。